跳到主要內容

培基文教基金會理財課程心得分享

今年在教會上了培基文教基金會的理財課程,感覺非常實用,第一次發現聖經中的道理這麼實際而貼近生活,第一課就先談「財務自由」這個觀念,現在流行的財務自由觀念,大概來自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書,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什麼是財務自由
簡言之,就是
持續性(非工資性)收入大於單次性(工資性)收入。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躺著不工作,也能透過之前的投資(或其他財務措施)擁有一份穩定又持續性的收入(現金流),那你就達到財務自由了,也就是不用一直努力每天工作才有收入(單次性)。
這不是聖經觀點的財務自由
透過培基的理財課程,我們知道聖經所透露出的財務自由是全面性的,是由人的生命角度出發來看的財務自由,其包含上帝的誡命、聖經的真理,以及人跟財務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而富爸爸所講得財務自由是很片面的,淺薄的一種財務自由,從定義來看就隱含了很多假設,如果這些假設不成立,那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

第一個最明顯的假設就是:
持續性的穩定收入要大於你的經常開支。
例如個性浪費,愛亂花錢,隨意刷卡,或是賭博,那就算你每個月透過投資有穩定的高收入,最後還是會被你自己花光,還是得不到財務自由。這一點假設引申下去就是忽略了人性的墮落面,不管你有多少錢,人性各式各樣的墮落都會使人失去自由。

這定義隱含財務自由的焦點只有「金錢」
也許你窮盡一生創造了驚人的持續性高收入,但是回頭卻發現你的老婆要跟你離婚,分走你一半的積蓄,或是兒子偷偷騙走你的錢,更或是子女們為了爭奪財產搞得雞犬不寧,這是「富爸爸財務自由」不會提到的。

這種定義似乎假設人生沒有意外
雖然擁有持續性的穩定收入不用工作,但萬一你父母生重病、不可預期的投資失敗、金融海嘯、出車禍、朋友倒債等等,這些任何一項都有可能一下子就摧毀所謂的「富爸爸財務自由」。

所以,如果我們不該把目標定在膚淺的、片面的「富爸爸財務自由」。而理財課程告訴我們,在上帝的旨意裡管理財務,才能得到全面的、平衡的財務自由。所以培基的理財課從聖經的觀點談上帝對金錢設定的目的與旨意、十一奉獻的意義,以及比較方法性的記帳、詐騙、借貸、作保、購買、合夥,還有家庭、妻子、遺產等主題,可說是全方面造就我們在理財上得觀念,進而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innerHTML 的安全風險

問題 若你要實作一個使用者輸入的功能,並把輸入的內容顯示在網頁上時,應避免把使用者輸入的值直接指定給某個 element 的 innerHTML 。因為若是使用者輸入包含 HTML、JavaScript, innerHTML 就會解析並執行: var userInput =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element . innerHTML = userInput ; 因此可能 user A 的惡意輸入,會被系統顯示到 user B 的畫面上,進而執行特定成程式碼而造成 XSS 攻擊 。 解法 一般會先想到 encode HTML,但是如果只是要顯示文字,將使用者輸入值指定給 textContent 會更簡單,無需 encode,該值會被當成純文字處理,並不會執行 javascript。 var userInput =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element . textContent = userInput ;

XMind使用心得

使用FreeMind有好一段時間,不過畫面單調一直是我不滿意之處。 XMind在畫面上好看很多,節點形狀樣式、分支線樣式有多樣選擇,也可以匯入FreeMind的檔案。 類似Excel般,工作頁活頁的概念也很不錯,可以將多個相關的心智圖存在一起。 可以某個分支為中心來檢視的功能也很令人激賞,完全符合心智圖那種可見樹、可見林的特性。 不過使用上有幾項缺點: 1.不能設定節點的預設文字大小。 預設應該是10點字,太小了,但是「喜好設定」內沒有地方可以修改,需要每次自己加大字型,很麻煩。 2.沒有加大字型的動作可以設定快速鍵。 我喜歡不只是用顏色,還有用字型的大小來凸顯主幹、分支的差別,不能快速的增大、縮小字型很不便。

ZK 教學 - 使用 MVC 或 MVVM?

不管是現在剛開始接觸 ZK 或是用過一陣子的人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到底要用 MVC 或 MVVM 的方式開發。從 ZK 8 之後又把 MVVM 的能力更佳的擴展,所以 MVVM 會是一個功能更強的開發方式。但 MVC 在使用上比較直覺,仍有其優勢,所以我想決定性的因素會比較是 開發者的偏好 及 專案的特性 。你可參考下面的比較來決定哪種方式比較適合你。 優勢比較 MVVM ViewModel 較不易受畫面變動影響。 因為 ViewModel 沒有變數直接指向 ZK 元件,因此若是畫面上有元件更改,ViewModel 一般不需要修改 ViewModel 較易於在不同頁面中重用。 因為 ViewModel 只包含資料跟業務邏輯,若是不同頁面需要的資料跟業務邏輯相同,就可以重用同一個 ViewModel 例如 A 頁面按按鈕執行搜尋,B 頁面點選單執行同樣的搜尋,則可以重用同一個 ViewModel 中的 command,只是兩個頁面 data binding 寫在不同的元件上。 畫面較易於重用(易於模組化)。 透過 shadow component 跟 template 機制,可以將一段頁面的片段做成可以接受傳入參數 套用 Responsive Design 的成本較低。 通常需要針對不同裝置設計不同版面,但是顯示的資料內容大同小異,因此 ViewModel 多半可以重用 易於套用美工所設計的畫面,或是網路上現成的元件。 易於整合第三方 javascript library 或 widget。 因為 ZK 8 提供了一個可以讓你透過 javascript 去呼叫 ViewModel 中的 command (client side binding) 的方式來跟後端溝通 ViewModel 的可測試性較好。 因為 ViewModel 不需要繼承特定類別跟實作特定介面,可以輕易地執行單元測試 MVC 操控元件方式直覺好學、易懂。 MVVM 控制元件較不直接,需要了解 zk framework data binding 的行為 可以完全使用元件所提供的所有 API。 仍有極少部分 ZK 元件行為沒辦法用 MVVM 控制。例如產生 Messagebox , Listbox.renderAll() , Popup.o...